造價工程師師資介紹
發布時間:2022-04-14 08:37:57造價工程師師資介紹,環球網校造價培訓師資不錯。
造價工程師《造價管理》重點: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
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稱為壽命周期成本評價,它是指為了從各可行方案中篩選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資源,而對項目方案進行系統分析的過程或者活動。換言之,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是為了使用戶所用的系統具有經濟壽命周期成本,在系統的開發階段將壽命周期成本作為設計的參數,而對系統進行徹底的分析比較后作出決策的方法。
(一)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在通常情況下,從追求壽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場出發,首先是確定壽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將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其次是將設置費和維持費兩者進行權衡,以便確定研究的側重點從而使總費用更為經濟;第三,再從壽命周期成本和系統效率的關系這個角度進行研究。此外,由于壽命周期成本是在長時期內發生的,對費用發生的時間順序必須加以掌握。器材和勞務費用的價格一般都會發生波動,在估算時要對此加以考慮。同時,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等。
1. 費用效率(CE)法
CE值愈大愈好。
(1)系統效率。
(2)壽命周期成本。
對于壽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必須盡可能地在系統開發的初期進行。
費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1)費用模型估算法。
2)參數估算法。
3)類比估算法。這種方法在開發研究的初期階段運用。通常在不能采用費用模型法和參數估算法時才采用,但實際上它是應用得最廣泛的方法。
4)費用項目分別估算法。
2. 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
所謂固定費用法,是將費用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將效率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取能達到這個效率而費用最低的方案。
3. 權衡分析法
權衡分析是對性質完全相反的兩個要素作適當的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總體的經濟性。
在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中,權衡分析的對象包括以下五種情況:①設置費與維持費的權衡分析;②設置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③維持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④系統效率和壽命周期成本的權衡分析;⑤從開發到系統設置完成這段時間與設置費的權衡分析。
(4)系統效率與壽命周用費用之間的權衡:
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1)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產量);
2)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3)通過增加設置費提高材料的周轉速度,使生產成本降低;
4)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簡便,舒適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種用途等),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5)從開發到系統設置完成這段時間與設置費之間的權衡:
進行這項權衡分析時,可以運用計劃評審技術(PERT)。
(二)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法與傳統的投資計算法之間的比較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具有以下顯著特點:①當選擇系統時,不僅考慮設置費,還要研究所有的費用;②在系統開發的初期就考慮壽命周期成本;③進行“費用設計”,像系統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積、可靠性、維修性等技術規定一樣,將壽命周期成本作為系統開發的主要因素;④透徹地進行設置費和維持費之間的權衡,系統效率和壽命周期成本之間的權衡,以及開發、設置所需的時間和壽命周期成本之間的權衡。
1. 費用效率CE與傳統成本法的比較
由式(2.5.1)可知,如果CE公式的分子為一定值,可認為壽命周期成本越低越好。從這方面來看,CE公式和傳統的成本法有著相同的基點。
2.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與回收期法的比較
回收期法同樣可以進行壽命周期成本評價。但需注意的是,過去所用的投資回收期計算方法,是按用多少年能夠回收投資額(即設置費)來考慮的?,F在考慮的是多少年能夠回收壽命周期成本總額。
3. 費用效率CE與傳統的投資收益率的比較
以上就是關于造價工程師師資介紹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