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經濟師培訓
發布時間:2022-04-01 15:19:51湘西經濟師培訓,備考經濟師要做好學習規劃。
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效益分析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及特點:
(一)財政支出必須講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經濟資源的有限性。
(二)政府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與微觀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別主要體現在:
(1)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不同。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較寬。
政府不僅要計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費與所得,而且還要分析間接的、無形的所費與所得;不僅要分析政府本身在某項支出上的投入及所得到的效益,還需分析社會為該項支出所付出的代價和所獲得的利益。
(2)衡量效益的標準不同。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單純地以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而必須確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雙重的效益標準。
(3)擇優的標準不同。財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最大效益。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適用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特別適用于投資性支出項目。
在成本一效益分析中,需考慮的成本、效益狀況:
1.實際成本、效益與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與間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與無形成本、效益
此外還有內部成本、效益與外部成本、效益,中間成本、效益與最終成本、效益等。
最低費用法:
對每個備選的財政支出方案進行經濟分析時,只計算備選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貨幣計算備選方案支出的社會效益,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的標準。
適用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軍事、政治、文化、衛生等支出項目。
該方法起源于美國,是對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補充。
最低費用選擇法的操作步驟與成本一效益分析法大體相同,但由于最低費用選擇法多用于軍事、行政、文化、衛生等財政支出項目,不要求計算支出的無形成本與效益,故運用起來比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簡單一些。
公共勞務收費法:
公共勞務收費法的適用范圍: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
通過制定和調整公共勞務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改進公共勞務的使用狀況使之達到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與成本一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費用選擇法的區別在于:通過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收費標準,來達到對公共勞務有效地節約地使用,而不是對財政支出備選方案的選擇。
公共勞務的定價:免費和低價政策、平價政策、高價政策。
以上就是關于湘西經濟師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