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級經濟師培訓機構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4-01 09:06:16北京高級經濟師培訓機構哪個好,環球經濟師網課值得推薦。
高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要點: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與公司治理
(一)國有企業改革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原因
漸進式改革: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實踐中,我們黨不僅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而且形成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漸進式改革道路。中國的漸進式改革的實質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通過穩步改革的方式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漸進式穩步過渡的改革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點:
一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即在經濟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領導、組織和協調與基層單位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實驗相結合,在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基層單位制度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是雙軌過渡,即不實行一步到位的市場化改革,而廣泛采用行政協調與市場協調并存的雙規制;并通過逐步擴大市場調節的比重來穩步向市場經濟過渡。
三是從局部到整體,強調在統一領導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的發展戰略,分部門、分企業、分地區各個突破,由點到面,最后實現經濟體制的整體轉變。
四是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推進相結合,在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制的主導地位的同時,積極發展非國有經濟和多種經濟成分,深化國有經濟的改革。
五是改革、發展與穩定相協調,把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把改革發展和穩定結合起來,實現改革發展和穩定的良性循環。
六是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在經濟市場化的同時堅持政治上的穩定和相對集中,同時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推進政府體制的改革。
******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
2、企業與產權
企業是在一定的財產關系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的行為傾向與企業產權結構之間有著某種對應關系,企業在市場上所進行的物品或服務的交換實質上也是產權的交易。因此了解企業制度,必須從產權這一概念入手。
產權是財產權利的簡稱,指財產所有權以及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利。產權的基本內涵包含了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等,是涵蓋一組權利的整體,從這個意義上講,產權的總和相當于所有權的概念。但是,產權和所有權并不是對等的關系。在所有權的內在權能發生分離的情況下,所有權就只是產權的一種而不是唯一的表現形式,產權代表著與產權客體處置有關的一組財產權利。在這組財產權利中,所有權處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財產權利都是從所有權中派生出來的。
(1)保障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產權具有排他性,產權所有者的權益受法律的保護,他人不得侵犯。產權的這種功能是維護社會的所有制與生產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結構的重要法權支柱和基礎。
(2)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權具有可讓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項交易活動實質上就是不同產權之間的交易,明確界定的產權可以提供一種對經濟行為的規范或約束。
(3)為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提供制度基礎。產權強調的是規則或行為規范,它規定了財產的存在及其使用過程中不同權利主體的行為權利界限和約束關系。產權關系的復雜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順利運行的法權基礎。
(4)有助于解決外部性題。外部性是指經濟當事人之間一方對另一方或其他諸方利益造成的損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價格來準確衡量,也難以通過市場價格進行補償或支付。對一些外部性問題,通過明晰產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談判,當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損失最小化的合約安排。
(二)公司制度
1、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企業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制度的總和。企業制度的核心是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制度是以產權制度為基礎的,三者分別構成企業制度的不同層次。企業制度是一個動態的范疇,它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和演進的。
從企業發展的歷史來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制度有以下三種:
(1)業主制。這一企業制度的物質載體是小規模的企業組織,即通常所說的獨資企業。在業主制企業中,出資人既是財產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經營者。企業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經營,并獨自獲得全部經營收益。這種企業形式一般規模小,經營靈活。正是這些優點,使得業主制這一古老的企業制度一直延續至今。但業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資本來源有限,企業發展受限制;企業主要對企業的全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經營風險大;企業的存在與解散完全取決于企業主,企業存續期限短等。因此業主制難以適應社會化商品經濟發展和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
(2)合伙制。這是一種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投資,并分享剩余、共同監督和管理的企業制度。合伙企業的資本由合伙人共同籌集,擴大了資金來源;合伙人共同對企業承擔無限責任,可以分散投資風險;合伙人共同管理企業,有助于提高決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經營決策上也容易產生意見分歧,合伙人之間可能出現偷懶的道德風險。所以合伙制企業一般都局限于較小的合伙范圍,以小規模企業居多。
(3)公司制。現代公司制企業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點是公司的資本來源廣泛,使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出資人對公司只負有限責任,投資風險相對降低;公司擁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保證了企業決策的獨立性、連續性和完整性;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為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
2、現代企業制度
(1)現代企業制度及基本特征
現代企業制度--指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在產權結構、治理結構、決策結構、責權利結構等方面有著一整套規則的企業制度,是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和最具發展前途的企業制度,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企業制度。
十四屆三中全會把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十六個字。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并重申了對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總體要求。
“產權清晰”--主要有兩層含義:(1)有具體的部門和機構代表國家對某些國有資產行使占有、使用、處置和收益等權利。(2)國有資產的邊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實物形態國有資產的邊界,如機器設備、廠房等;其次要搞清國有資產的價值和權利邊界,包括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的價值量,國有資產的權利形態(股權或債權,占有、使用、處置和收益權的分布等),總資產減去債務后凈資產數量等。
“權責明確”--是指合理區分和確定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各自的權利和責任。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們的權利和責任也是不同的。權利指所有者按其出資額,享有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企業破產時則對企業債務承擔相應的有限責任。責任指與上述權利相對應的是責任。嚴格意義上說,責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說的承擔風險的內容。
“政企分開”--是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宏觀和行業管理職能與企業經營職能分開。(1)政企分開要求政府將原來與政府職能合一的企業經營職能分開后還給企業,改革以來進行的“放權讓利”、“擴大企業自主權”等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政企分開還要求企業將原來承擔的社會職能分離后交還給政府和社會,如住房、醫療、養老、社區服務等來源北京安通學校。
“管理科學”--是一個含義寬泛的概念。從較寬的意義上說,它包括了企業組織合理化的含義;從較窄的意義上說,“管理科學”要求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如質量管理、生產管理、供應管理、銷售管理、研究開發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學化。管理致力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其核心是激勵、約束機制。要使“管理科學”,當然要學習、創造,引入先進的管理方式,包括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式。
(2)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容
第一、企業資產具有明確的實物邊界和價值邊界,具有確定的政府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職能,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出資者責任。
第二、企業通常實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經理人員組成的相互依賴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并有效運轉。
第三、企業以生產經營為主要職能,有明確的盈利目標,各級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工按經營業績和勞動貢獻獲取收益,住房分配、養老、醫療及其他福利事業由市場、社會或政府機構承擔。
第四、企業具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在生產、供銷、財務、研究開發、質量控制、勞動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機制。
第五、企業有著剛性的預算約束和合理的財務結構,可以通過收購、兼并、聯合等方式謀求企業的擴展,經營不善難以為繼時,可通過破產、被兼并等方式尋求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再配置。
以上就是關于北京高級經濟師培訓機構哪個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