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造價網校
發布時間:2022-04-12 20:14:42鞍山造價網校,環球是不錯的造價培訓機構。
造價師《工程計價》考點與練習:第四章第二節
一、 設計方案評價的原則
二、 工業建設項目設計評價
工業建設項目設計是由總平面設計、工藝設計及建設設計三部分組成。(非指設計階段)
(一)總平面設計評價:總平面設計是指總圖運輸設計和總平面布置。
1、總平面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
(1)占地面積。
(2)功能分區。
(3)運輸方式的選擇。從降低工程造價的角度來看,應盡可能選擇無軌運輸。
2、總平面設計的基本要求
3、工業項目總平面設計的評價指標
(1)有關面積的指標
(2)比率指標(分母均為廠區占地面積)
1)建筑系數(建筑密度)。是指廠區內(一般指廠區圍墻內)建筑物、構筑物和各種露天倉庫及堆場、操作場地等的占地面積與整個廠區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是反映總平面設計用地是否經濟合理的指標,建筑系數大,表明布置緊湊,節約用地。
建筑系數(建筑密度) = 廠區內建筑占地面積 / 廠區占地面積
2)土地利用系數。是指廠區內建筑物、構筑物、露天倉庫及堆場、操作場地、鐵路、道路、廣場、排水設施及地上地下管線等所占面積與整個廠區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綜合反映出總平面布置的經濟合理性和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系數 = (建筑占地面積+廠區道路占地面積+工程管網占地面積) / 廠區占地面積
3)綠化系數
(3)工程量指標
(4)功能指標
(5)經濟指標
(二)工藝設計評價
1、工藝設計過程中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1)選擇合適的生產方法
1)生產方法是否合適首先表現在是否先進適用。
2)生產方法的合理性還表現在是否符合所采用的原料路線。
3)所選擇的生產方法應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2)合理布置工藝流程。合理布置應保證主要生產工藝流程無交叉和逆行現象,并使生產線路盡可能短,從而節省占地,減少技術管線的工程量,節約造價。
(3)合理的設備選型。重點要考慮設備的使用性能、經濟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
(三)建筑設計的評價
1、建筑設計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建筑設計部分,應在兼顧施工過程的合理組織和施工條件的同時,重點考慮工程的平面立體設計和結構方案及工藝要求等因素。
(1)平面形狀。一般地說,建筑物平面形狀越簡單,它的單位面積造價就越低。平面形狀的選擇除考慮造價因素外,還應注意對美觀、采光和使用要求方面的影響。
(2)流動空間。
(3)層高。單層廠房的高度主要取決于車間內的運輸方式 。多層廠房的層高應綜合考慮生產工藝、采光、通風及建筑經濟的因素來進行選擇,多層廠房的建筑層高還取決于能否容納車間內的最大生產設備和滿足運輸的要求。
(4)建筑物層數。工業廠房層數的選擇應該重點考慮生產性質和生產工藝的要求。對于需要跨度大和層度高,擁有重型工業設備和起重設備,生產時有較大振動及大量熱氣散發的重型工業設備,采用單層廠房是經濟合理的;對于工藝過程緊湊,設備和產品重量不大,并要求恒溫條件的各種輕型車間,可采用多層廠房。
確定多層廠房的經濟層數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廠房展開面積的大小。展開面積越大,層數越可增加;二是廠房寬度和長度。寬度和長度越大,則經濟層數越能增加,造價也隨之相應降低。
(5)柱網布置。柱網布置是確定柱子的行距(跨度)和間距(每行柱子中相鄰兩個柱子間的距離)的依據。柱網布置是否合理,對工程造價和廠房面積的利用效率都有較大的影響。對于單跨廠房,當柱間距不變時,跨度越大單位面積造價越低。對于多跨廠房,當跨度不變時,中跨數目越多越經濟。
(6)建筑物的體積和面積
(7)建筑結構
2、建筑設計的要求
3、建筑設計評價指標
(1)單位面積造價。單位面積造價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指標
(2)建筑物周長與建筑面積比。K周 越低,設計越經濟,K周按圓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的次序依次增大。該指標主要用于評價建筑物平面形狀是否經濟。該指標越低,平面形狀越經濟。
(3)廠房展開面積。主要用于確定多層廠房的經濟層數,展開面積越大,經濟層數越可增加。
(4)廠房有效面積與建筑面積比。該指標主要用于評價柱網布置是否合理。合理的柱網布置可以提高廠房的有效使用面積。
(5)工程全壽命成本。這是一個評價建筑物功能水平是否合理的綜合性指標。
三、 民用建設項目設計評價
(一) 住宅小區建設規劃
1、 住宅小區規劃中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占地面積、建筑群體的布置形式
2、 居住小區設計方案評價指標
(1)居住建筑凈密度是衡量用地經濟性和保證居住區必要衛生條件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其數值的大小與建筑層數、房屋間距、層高、房屋排列方式等因素有關。適當提高建筑密度,可節省用地。
居住建筑凈密度= 居住建筑基底面積 / 居住建筑占地面積
(2)居住面積密度是反映建筑布置、平面設計與用地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影響居住面積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房屋的層數,增加層數其數值就增大,有利于節約用地。
居住面積密度 = 居住面積 / 居住建筑占地面積
(二) 民用住宅建筑設計評價
1、 民用建筑設計的評價指標
(1) 平面指標。居住面積=有效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是摜建筑平面結構所占的面積。有效面積+ 結構面積=建筑面積。對于民用建筑,應盡量減少結構面積比例,增加有效面積。
(2) 建筑周長指標。
(3) 建筑體積指標。該指標是建筑體積與建筑面積之比,是衡量層高的指標。
(4) 面積定額指標。
(5) 戶型比。是評價戶型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
以上就是關于鞍山造價網校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