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經濟師培訓
發布時間:2022-04-01 14:32:54綿陽經濟師培訓,經濟師網校國內做的最早的是環球網校。
中級經濟《郵電專業》考點電信管制
一、電信管制
(1)從壟斷走向有效競爭,必須采取必要的監管和干預,來約束在位的主導企業的優勢市場地位。這些優勢包括:a控制網絡關鍵資源或者提高其批發價格。b主導企業的網絡規模大,存在規模經濟優勢。c主導企業的技術和網絡架構已成為事實上的標準、領先。d交叉補貼(壟斷業務補貼競爭業務)。e存在消費者鎖定/轉換成本。
(2)具體必要性包括:a授權許可新進入者、排除市場進入壁壘。b互聯互通監管協調。c在高成本、低收入地區實行普遍服務管制。d確保符合國家和公共利益及安全。
二、目標與原則
1、六大目標:促進普遍服務;促進有效競爭;防止濫用市場優勢風險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投資、創造發展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優化電信資源配置;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
2、原則:a透明,決策做到程序透明。b獨立,避免對與其本身利益攸關的事項進行決策。
c競爭體系建立后減少管制。管制是為了逐步放松、加少管制。d協調地區和國際管制標準
e建立高效的運作體系,信息手段、執行體系。f注重可操作性。
三、主要內容
1、任務:解決市場失靈、消費權益、國家利益和安全等問題。
2、手段:行為干預和結構干預(控制企業數量,影響行業結構)。
3、內容:市場準入、網間互聯、資源,普遍服務、資費、服務質量,安全、技術標準與設備入網管制等。
第二節普遍服務管制
一、普遍服務概念和目標:以統一的資費標準和服務質量,以任何人都能夠負擔得起的服務價格,向所有社會大眾提供基本的電信業務。
二、普遍服務內容:接入的類型,接入是獲得服務的前提。業務的類型,例如基本電話或者寬帶接入。
三、管制方法
1、4種機制:強制企業承擔義務(例如我國的三大企業分片包干);交叉補貼(例如要求企業在內部采用其他業務補貼普遍服務業務,實現普遍服務業務的低價);接入虧損補償(例如要求其他企業補償承擔普遍服務的企業);普遍服務基金(被認為最有效)。
2、資金來源:國際援助、國內政府預算撥款、網間互聯服務收費、向用戶收費、向電信企業收費,原先壟斷電信企業資產私有化、頻譜、經營許可證、專營等的拍賣收入。
3、用途:針對高成本地區或者低收入人群。
4、有效的普遍服務基金的特點:(1)獨立于電信企業。(2)透明融資。(3)市場中立。(4)面向特定人群(高成本地區、農村、低收入、教育醫療等行業)。(5)金額相對較少,并僅對普遍服務業務。(6)競爭投標方式。
四、我國普遍服務政策
1、壟斷時期:國有企業承擔。采用交叉補貼方式--東部補貼西部、城市補貼農村、長話補貼市話。
2、競爭時期
(1)《電信條例》:采用指定或者招標的方式確定承擔普遍服務的電信企業。
(2)村通工程(啟動)、分片包干。
(3)十一五綱要:建立基金,村村通電話工程、鄉鄉能上網。
(4)五部委發布《農村信息化行動計劃-》:要求實施農村寬帶普及工程。
3、未來:普遍服務基金大勢所趨--擴大網絡覆蓋,采用新技術、低成本。
第三節電信市場準入管制
一、目標
1、最初目的是限制電信企業數量。理由是電信是具有規模經濟性的網絡產業,存在由英國馬歇爾提出的規模經濟和競爭活力互相排斥、兩難選擇的馬歇爾困境。
2、準入管制的主要目標就是,尋找兩者的合理協調點。而且這種均衡點或者企業數量很難測算,也不是一成不變。競爭不足-放松管制,競爭過度-加強管制。
二、電信市場準入管制的實現方式:通過業務經營許可證制度來實現。
1、許可證種類與發放方式
(1)分為兩類:單個特定經營許可證和總體授權型許可證
(2)發放程序兩步驟:資格審定,制定資格標準;選擇程序,從申請者中選取最終獲得者。其中,選擇程序兩種基本方法:基于單一的量化標準進行競爭性選擇,比如拍賣,優點高效透明,缺點是企業消費者有負擔。基于數量和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和評估,缺點透明度低、主觀隨意、時間長。
(3)一般來說,許可證類型不同,程序有所差異:總體授權型只需資格審定;單個特定許可還需要篩選。
三、我國電信許可證制度
許可證類別:基礎和增值兩類許可,增值又分為跨地區和省市區內兩種
3、發放程序:(1)審批管理機構是電信主管部門。部發基礎和跨區增值,省發省內增值。(2)許可證包含正文和附件兩部分。
以上就是關于綿陽經濟師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