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經濟師培訓
發布時間:2022-03-30 09:58:51金融經濟師培訓,環球網校的經濟師授課師資團隊很強。
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點預習價格總水平和就業、失業
1、價格總水平的含義和度量
價格總水平,也叫一般價格水平,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各類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狀態的平均或綜合,一般用價格指數來度量。
世界各國度量價格總水平的方法:編制各種價格指數和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
價格指數,就是用來反映報告期與基期相比商品價格水平的變化趨勢和變化程度的相對數。反映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叫做價格總指數,一般稱為價格指數 。
我國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作為衡量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基本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
2、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包括: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總產出、總需求和總供給☆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總產出
①價格總水平與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總產出的關系式:MV=PT(費雪方程式),或:P=MV/T
M:代表一定時期內貨幣的供給數量;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P:代表價格總水平;T:代表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
P的值取決于M V和T三個因素的相互關系,在這三個因素中,M是一個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決定的,V在一定時期相對穩定,T的增長也相對穩定,所以價格的變動主要取決于M的變動。
②運用微分方法推導,可以得出價格總水平的決定方程:
:代表價格總水平變動率或通貨膨脹率;m:代表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率;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變動率;y:代表GDP的變動率
③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成正比,而與總產出的變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貨幣供給量增長,價格總水平一般會趨于上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總產出增長,價格總水平一般會趨于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就會促使價格總水平上漲。
☆總需求和總供給
①一般來說,價格總水平和總需求成反方向變動,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總需求擴大;當價格總水平上升時,總需求減少。
②從長期來看,總供給變動與價格總水平無關,不論價格總水平如何變化,總產出不變。
從短期來看,價格總水平和總供給成同方向變動,當價格總水平上升時,總供給擴大;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總供給減少。
③價格總水平是由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決定的。如果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總需求增長慢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3、價格總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
☆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工資的影響
由于價格總水平的波動,工資可以分為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名義工資,是以當時的貨幣形式表現的工資。實際工資,是扣除了價格變動影響因素的工資。實際工資的變動與名義工資的變動成正比,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
實際工資變動率=名義工資變動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
①在價格總水平上漲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價格上升幅度,實際工資就會下降。
②在價格總商品下降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下降,或下降的幅度小于價格的下降幅度,則實際工資就會上升。
☆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利息率的影響
由于價格總水平的變動,利率也可以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i=r-π)
實際利率取決于名義利率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之差。
在名義利率不變時,實際利率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在價格總水平不變時,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相等。當名義利率低于價格總水平上漲率時,實際利率為負。
☆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購買力平價理論(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于提出)指出,兩種貨幣的匯率應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決定,而貨幣購買力又是價格總水平的倒數,所以,匯率實際上由兩國價格總水平變動之比決定。
按照這一理論,在兩個國家的模型中,如果本國的價格總水平上漲率高于外國的價格水平上漲率,本國貨幣就會貶值,以本幣表示的匯率就一定會上升。
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會在一定條件下影響到匯率的變動,從而影響一個國家的進出口產品價格發生相應變化,并進而影響到凈出口和總供求關系。
☆價格總水平變動的間接效應
價格總水平變動間接效應,主要包括,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影響,對收入分配結構的影響,以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般來說,價格總水平變動,特別是劇烈的、大幅度的變化是不利于經濟增長的;只有在短期內,在價格變動沒有被市場主體預期到的情況下,才可能對經濟增長發生某種作用:通貨膨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而通貨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則不利于經濟增長。但這種作用只能是暫時的,不可能是長期的。
4、就業和失業的一般含義
就業的含義:就業是一定年齡段內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所進行的活動。
☆就業從三個方面進行界定,即:①就業者條件,指一定的年齡;②)收入條件,指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③時間條件,即每周工作時間的長度。
失業含義: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就業但在目前沒有從事有報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現象。
☆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標準,凡是在規定年齡內在一定期間內(如一周或一天)屬于下列情況的均屬于失業人口:①沒有工作;②當前可以工作,就是當前如果有就業機會,就可以工作;③正在尋找工作。
5、我國的就業和失業的含義和統計口徑
①就業人口,是指在16周歲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
②城鎮就業人口,是指在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就業人口。
③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有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段內(16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并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的人員。
6、就業與失業水平的統計
①在發達國家,失業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力資源利用狀況的最重要的指標
失業率=失業總人數/民用勞動力總人數x l00%
就業率=就業人口/民用成年人口總數x100%
②目前,我國統計部門計算和公布的就業和失業水平方面的指標主要是城鎮登記失業率。
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城鎮單位中的不在崗職工+城鎮私營業主+個體業主+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我國的失業率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失業率的含義和計算是具有很大差別的,我國只計算城鎮地區的失業率,而沒有計算全國城鄉統一的失業率;在計算城鎮失業率時,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鎮戶口為標準,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鎮地區的失業率。
以上就是關于金融經濟師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