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輔導視頻
發布時間:2022-03-29 07:42:06經濟師中級輔導視頻,經濟師網絡課程推薦環球。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每天3個高頻考點二十八
財政
82、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
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主要內容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簡稱分稅制,是指將國家的全部稅種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劃分,借以確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收入范圍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其實質是根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確定其相應的財權,通過稅種的劃分形成中央與地方的收入體系。
分稅制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推行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
1.支出責任劃分
中央財政主要承擔國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國家機關運轉所需經費、調整國民經濟結構、協調地區發展、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業發展支出。
地方財政承擔本地區政權機關運轉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支出。
2.收入劃分
(1)為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劃為中央稅;
(2)將同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主要稅種劃分為中央地方共享稅;
(3)將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劃為地方稅。
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增強了中央財政統籌配置資源、加強宏觀調控的能力,也調動了地方經濟。
2.增強了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3.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強化了對地方財政的預算約束,提高了地方堅持財政平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動性。
三、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
財政體制改革總的方向是,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格局大體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合理劃分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
1.完善中央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①適度加強中央事權
將國防、外交、國家安全等關系全國政令統一、維護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確保國家各領域安全的重大事務集中到中央,減少委托事務,以加強國家的統一管理,提高全國的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②明確中央與地方共同事權
將具有地域管理信息優勢但對其他區域影響較大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如社會保障、跨區域重大項目建設維護等作為中央與地方共同事權,由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
③明確區域性公共服務為地方事權
將地域信息強,外部性弱,并主要與當地居民有關的事務放給地方。
④調整中央與地方的支出責任
2.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劃分
根據稅種屬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則,將收入周期性波動較大、具有較強再分配作用,稅基分布不均衡、稅基流動性較大、易轉嫁的稅種劃分為中央稅,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
將其余具有明顯受益性、區域性特征、對宏觀經濟運行不產生直接影響的稅種劃分為地方稅,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
83、財政政策的功能與目標
財政政策是一國政府為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財政收支關系進行調整的指導原則和措施。財政政策由預算政策、稅收政策、支出政策、國債政策等組成。其功能與目標如下表:
84、財政政策的工具
財政政策的工具是用以達到財政政策目標的各種財政手段,主要有預算、稅收、公債、公共支出、政府投資和財政補貼等。財政政策工具的使用
【提示】
財政政策工具的使用是歷年考試的重點,內容較多,比較簡單的記憶方法是理解花錢兩個字。
在經濟過熱時,政府自己要少花錢,也要引導私人少花錢,政府少花錢的辦法是減少財政支出(如縮小預算 支出、減少政府投資、減少補貼支出、減少公共支出)
以上就是關于經濟師中級輔導視頻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