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師免費課件
發布時間:2022-04-13 15:12:51造價師免費課件,環球網校有免費的造價師課程領取。
造價工程師《工程計價》復習筆記:第一章3
第一章 建設工程造價構成
第三節 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及機械臺班定額消耗量
一、施工過程分解及工時研究
(一)施工過程及其分類
1.施工過程的含義
施工過程就是在建設工地范圍內所進行的生產過程。其最終目的是要建造、恢復、改建、移動或拆除工業、民用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
建筑安裝施工過程與其他物質生產過程一樣,也包括生產力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工具,也就是說,施工過程是由不同工種、不同技術等級的建筑安裝工人完成的,并且必須有一定的勞動對象――建筑材料、半成品、構件、配件等,使用一定的勞動工具――手動工具、小型機具和機械等。
每個施工過程的結束,獲得了一定的產品,這種產品或者是改變了勞動對象的外表形態、內部結構或性質(由于制作和加工的結果),或者是改變了勞動對象在空間的位置(由于運輸和安裝的結果)。
2.施工過程分類
對施工過程的細致分析,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確定施工過程各個工序組成的必要性及其順序的合理性,從而正確制定各個工序所需要的工時消耗。
(1)根據施工過程組織上的復雜程度,可以分解為工序、工作過程和綜合工作過程。
1)工序是在組織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過程中技術上屬于同類的施工過程。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變,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和工作地點也不變。在工作中如有一項改變,那就說明已經由一項工序轉入另一項工序了。如鋼筋制作,它由平直鋼筋、鋼筋除銹、切斷鋼筋、彎曲鋼筋等工序組成。
從施工的技術操作和組織觀點看,工序是工藝方面最簡單的施工過程。但是如果從勞動過程的觀點看,工序又可以分解為更小的組成部分――操作和動作。例如,彎曲鋼筋的工序可分為下列操作:把鋼筋放在工作臺上,將旋鈕旋緊,彎曲鋼筋,放松旋鈕,將彎好的鋼筋擱在一邊。操作本身又包括了最小的組成部分 ――動作。如把“鋼筋放在工作臺上”這個操作,可以分解為以下“動作”:走向鋼筋堆放處,拿起鋼筋,返回工作臺,將鋼筋移到支座前面。而動作又是由許多動素組成的。動素是人體動作的分解。每一個操作和動作都是完成施工工序的一部分。施工過程、工序、操作、動作的關系如圖2.3.1所示。
在編制施工定額時,工序是基本的施工過程,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測定定額時只需分解和標定到工序為止。如果進行某項先進技術或新技術的工時研究,就要分解到操作甚至動作為止,從中研究可加以改進操作或節約工時。
工序可以由一個人來完成,也可以由小組或施工隊內的幾名工人協同完成;可以手動完成,也可以由機械操作完成。在機械化的施工工序中,還可以包括由工人自己完成的各項操作和由機器完成的工作兩部分。
2)工作過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組所完成的在技術操作上相互有機聯系的工序的總合體。其特點是人員編制不變,工作地點不變,而材料和工具則可以變換。例如,砌墻和勾縫,抹灰和粉刷。
3)綜合工作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在組織上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終能獲得一種產品的施工過程的總和。例如,砌磚墻這一綜合工作過程,由調制砂漿、運砂漿、運磚、砌墻等工作過程構成,它們在不同的空間同時進行,在組織上有直接聯系,并最終形成的共同產品是一定數量的磚墻。
(2)按照工藝特點,施工過程可以分為循環施工過程和非循環施工過程兩類。凡各個組成部分按一定順序一次循環進行,并且每經一次重復都可以生產出同一種產品的施工過程,稱為循環施工過程,反之,若施工過程的工序或其組成部分不是以同樣的次序重復,或者生產出來的產品各不相同,這種施工過程則稱為非循環的施工過程。
3.施工過程的影響因素
對施工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其目的是為了正確確定單位施工產品所需要的作業時間消耗。施工過程的影響因素包括技術因素、組織因素和自然因素。
(1)技術因素。包括產品的種類和質量要求,所用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類別、規格和性能,所用工具和機械設備的類別、型號、性能及完好情況等。
(2)組織因素。包括施工組織與施工方法、勞動組織、工人技術水平、操作方法和勞動態度、工資分配方式、勞動競賽等。
(3)自然因素。包括酷暑、大風、雨、雪、冰凍等。
(二)工作時間分類
研究施工中的工作時間最主要的目的是確定施工的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其前提是對工作時間按其消耗性質進行分類,以便研究工時消耗的數量及其特點。
工作時間,指的是工作班延續時間。例如8小時工作制的工作時間就是8小時,午休時間不包括在內。對工作時間消耗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系統進行,即工人工作時間的消耗和工人所使用的機器工作時間消耗。
1.工人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工人在工作班內消耗的工作時間,按其消耗的性質,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必需消耗的時間和損失時間。工人工作時間的分類一般如圖2.3.2所示。
(1)必需消耗的工作時間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為完成一定合格產品(工作任務)所消耗掉時間,是制定定額的主要依據,包括有效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和不可避免中斷時間的消耗。
1)有效工作時間是從生產效果來看與產品生產直接有關的時間消耗。其中,包括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的消耗。
①基本工作時間是工人完成能生產一定產品的施工工藝過程所消耗的時間。通過這些工藝過程可以使材料改變外形,如鋼筋?彎等;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與性質,如混凝土制品的養護干燥等;可以使預制構配件安裝組合成型;也可以改變產品外部及表面的性質,如粉刷、油漆等。基本工作時間所包括的內容依工作性質各不相同。基本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工作量大小成正比。
②輔助工作時間是為保證基本工作能順利完成所消耗的時間。在輔助工作時問里,不能使產品的形狀大小、性質或位置發生變化。輔助工作時間的結束,往往就是基本工作時間的開始。輔助工作一般是手工操作。但如果在機手并動的情況下,輔助工作是在機械運轉過程中進行的,為避免重復則不應再計輔助工作時間的消耗。輔助工作時間長短與工作量大小有關。
③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是執行任務前或任務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時間。如工作地點、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的準備工作時間;工作結束后的整理工作時間等。準備和結束工作時間的長短與所擔負的工作量大小無關,但往往和工作內容有關。這項時間消耗可以分為班內的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和任務的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其中,任務的準備和結束時間是在一批任務的開始與結束時產生的,如熟悉圖紙、準備相應的工具、事后清理場地等,通常不反映在每一個工作班里。
2)休息時間是工人在工作過程中為恢復體力所必需的短暫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時間消耗。這種時間是為了保證工人精力充沛地進行工作,所以在定額時間中必須進行計算。休息時間的長短和勞動條件、勞動強度有關,勞動越繁重緊張、勞動條件越差(如高溫),則休息時間需越長。
3)不可避免的中斷所消耗的時間是由于施工工藝特點引起的工作中斷所必需的時間。與施工過程工藝特點有關的工作中斷時間,應包括在定額時間內,但應盡量縮短此項時間消耗。
(2)損失時間是與產品生產無關,而與施工組織和技術上的缺點有關,與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個人過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關的時間消耗,損失時間中包括有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違背勞動紀律所引起的工時損失。
1)多余工作,就是工人進行了任務以外而又不能增加產品數量的工作。如重砌質量不合格的墻體。多余工作的工時損失,一般都是由于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差錯而引起的,因此,不應計人定額時間中。偶然工作也是工人在任務外進行的工作,但能夠獲得一定產品。如抹灰工不得不補上偶然遺留的墻洞等。由于偶然工作能獲得一定產品,擬定定額時要適當考慮它的影響。
2)停工時間,是工作班內停止工作造成的工時損失。停工時間按其性質可分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兩種。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是由于施工組織不善、材料供應不及時、工作面準備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點組織不良等情況引起的停工時間。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是由于水源、電源中斷引起的停工時間。前一種情況在擬定定額時不應該計算,后一種情況定額中則應給予合理的考慮。
3)違背勞動紀律造成的工作時間損失,是指工人在工作班開始和午休后的遲到、午飯前和工作班結束前的早退、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內聊天或辦私事等造成的工時損失。由于個別工人違背勞動紀律而影響其他工人無法工作的時間損失,也包括在內。
2.機器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對工作時間消耗的分析和研究,除了要對工人工作時間的消耗進行分類研究之外,還需要分類研究機器工作時間的消耗。機器工作時間的消耗,按其性質也分為必需消耗的時間和損失時間兩大類。如圖2.3.3所示。
以上就是關于造價師免費課件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