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會計實操培訓班
發布時間:2022-03-16 20:06:44蘇州會計實操培訓班,正保會計網校的師資力量很強。接下來一起看看會計知識。
會計報表綜合分析2
2.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體系
(1)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
根據2006年9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由2個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和8個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組成。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由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狀況、資產質量狀況、債務風險狀況和經營增長狀況四個方面的8個基本指標和l4個修正指標構成,用于綜合評價企業財務報告所反映的經營績效狀況。
企業盈利能力狀況以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兩個基本指標和銷售(營業)利潤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資本收益率4個修正指標進行評價,主要反映企業一定經營期問的投入產出水平和盈利質量。
企業資產質量狀況以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兩個基本指標和不良資產比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資產現金回收率三個修正指標進行評價,主要反映企業所占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資產管理水平與資產的安全性。
企業債務風險狀況以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兩個基本指標和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帶息負債比率、或有負債比率4個修正指標進行評價,主要反映企業的債務負擔水平、償債能力及其面臨的債務風險。
企業經營增長狀況以銷售(營業)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兩個基本指標和銷售(營業)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3個修正指標,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增長水平、資本增值狀況及發展后勁。
企業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包括戰略管理、發展創新、經營決策、風險控制、基礎管理、人力資源、行業影響、社會貢獻8個方面的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在一定經營期間所采取的各項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顯而易見,這可以說是一套比較完善的指標體系,基本指標和修正指標比較完全、合理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效益等整體業績,從而形成了以下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內容見表1 0-5。
表10-5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及權重表
(2)評分標準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權重實行百分制,指標權重依據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和各指標的引導功能,通過征求咨詢專家意見和組織必要的測試進行確定。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權蓖確定為70%,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為30%。在實際評價過程中,財務績效定最評價指標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的權數均按百分制沒定,分別計算分項指標酌分值,然后按70:30折算。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標準劃分為優秀(A)、良好(B)、平均(C)、較低(D)、較差(E)五個檔次,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標準分為優(A)、良(B)、中(C)、低(D)、差(E)五個檔次。對應厄梢評價標準的標準系數分別為1.0、0.8、0.6、0.4、0.2,差(E)以下為0。標準系數是評價標準的水平參數,反映了評價指標對應評價標準所達到的水平檔次。
企業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標準值的選用, 一般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領域對照企業綜合績效評價行業基本分類,自上而下逐層遴選被評價企業適用的行業標準值。評價組織機構應當認真分析判斷評價對象所屬行業和規模,正確選用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標準值。根據評價工作需要可以分別選擇全行業和大、中、小型規模標準值實施評價。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標準具有行業普遍性和一般性,在進行評價時,應當根據不同行業的經營特點,靈活把握個別指標的標準尺度。對于定性評價標準沒有列示,但對被評價企業經營績效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在評價時也應予以考慮。
(3)綜合計分辦法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計分方法采取功效系數法和綜合分析判斷法,其中功效系數法用于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的計分,綜合分析判斷法用于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的計分。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基本指標計分是按照功效系數法計分原理,將評價指標實際值對照行業評價標準值,按照規定的計分公式計算各項基本指標得分。計算公式為:
基本指標總得分=∑單項基本指標得分
其中,
單項基本指標得分=本檔基礎分+調整分
本檔基礎分=指標權數x本檔標準系數
調整分=功效系數x(上檔基礎分一本檔基礎分)
上檔基礎分=指標權數x上檔標準系數
功效系數=(實際值一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一本檔標準值)
本檔標準值是指上下兩檔標準值居于較低等級一檔。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修正指標的計分是在基本指標計分結果的基礎上,運用功效系數法原理,分別計算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四個部分的綜合修正系數,再據此計算出修正后的分數。計算公式為:
修正后總得分=∑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其中,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標分數x該部分綜合修正系數
某部分綜合修正系數=∑該部分各修正指標加權修正系數
某指標加權修正系數=修正指標權數/該部分權數x該指標單項修正系數
某指標單項修正系數=1.0 +(本檔標準系數+功效系數x0. 2 -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
單項修正系數控制修正幅度為0.7~1.3
某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該部分基本指標得分/該部分權數在計算修正指標單項修正系數過程量,對于一些特殊情況作如下規定。
①如果修止指標實際值達到優秀值以上,其單項修正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單項修正系數=1.2+本檔標準系數一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
②如果修正指標實際他處于較差值以下,其單項修正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單項修正系數=1.0-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
③如果資產負債率≥100%,指標得0分;其他情況按照規定的公式計分。
④如果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的分子為正數,分母為負數,則單項修正系數確定為1.1;如果分子為負數,分母為正數,則單項修正系數確定為0.9;如果分子、分母同為負數,則單項修止系數確定為0.8。
⑤如果不良資產比率≥I 00%或分母為負數,則單項修正系數確定為0.8。
⑥對于銷售(營業)利潤增長率指標,如果上年主營業務利潤為負數,本年為止數,則單項修正系數為1.1:如果上年主營業務利潤為0,本年為止數,或者上年為負數,本年為0,單項修正系數確定1.0.
⑦如果個別指標難以確定行業標準,則該指標單項修正系數確定為1.0。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的計分一般通過喜劇之王評議打分形式完成,聘請的專家應不少于七名;評議專家應當在充分了解企業管理績效狀況的基礎上,對照評價參考標準,采取綜合分析判斷法,對企業管理績效指標進行分析評議,評判各項指標所處的水平檔次,并直接給出評價分數:計分公式為: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分數=∑單項指標分數
其中,
單項指標分數=∑每位專家給定的單項指標分數/專家人數
在得出財務績效定請評價分數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分數后,應當按照規定的權最,得出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分數。計算公式為: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分數=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分數x70%+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分數x30%
在得出評價分數以后,應當計算年度之間的績效改進度,以反映企業年度之間經營績效的變化狀況。計算公式為:
績效改進度=本期績效評價分數/基期績效評價分數
績效改進度大于l,說明經營績效上升;績效改進度小于l,說明經營績效下滑。對企業經濟效益上升幅度顯著、經營規模較大,有重大科技創新的企業,應當給予適予加分,以充分反映不同企業努力程度和管理難度,激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
根據財務績效定量評價結果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結果,按照規定的權蕈和計分方法,計算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總分,并根據規定的加分和扣分因素,得出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的最后得分。
績效評價工作至此已經接近尾聲,把評價結果,即分析評價人員的工作成果體現出來,形成規范性的、可交流性的文本,即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報告。報告正義應當包括評價目的、評價依據與評價方法、評價過程、評價結果及評價結淪、需要事項說明等內容。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報告的正文應當義字簡沽、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易于理解。
以上就是關于蘇州會計實操培訓班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