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04-13 12:51:04造價工程培訓網,環球網校的老師講課邏輯清晰。
造價工程師計價考點:施工過程分解及工時研究
第三節 建筑安裝工程人工、材料及機械臺班定額消耗量
一. 施工過程分解及工時研究
(一) 施工過程及其分類
(1) 根據施工過程中組織上的復雜程度,可分為:
1) 工序是在組織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過程中技術上屬于同類的施工過程。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變,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和工作地點不變,例如:鋼筋制作是由平直鋼筋、鋼筋除銹、切斷鋼筋和彎曲鋼筋等工序組成。工序是工藝方面最簡單的施工過程。在編制施工定額時,工序是基本的施工過程,是主要研究對象。
2) 工作過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組所完成的在技術操作上相互有機聯系的工序的總合體。特點是人員編制不變,工作地點不變,而材料和工具可以變換,例如:砌墻和勾縫,抹灰和粉刷。
3) 綜合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在組織上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終能獲得一種產品的施工過程的總和。例如:砌磚墻是由調制砂漿、運砂漿、運磚、砌墻等工作過程構成的。
(2) 施工過程的影響因素:技術因素、組織因素和自然因素。
(二) 工作時間分類
研究施工中得工作時間最主要的目的是確定施工的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其前提是對工作時間按其消耗性質進行分類,以便研究工時消耗的數量及其特點。
1. 工人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2. 機器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一) 測定時間消耗的基本方法――計時觀察法
1. 分類
(1) 測時法:主要用于測定定時重復的循環工作的工時消耗,是精確度比較高的一種計時觀察法,可達0.2~15s。測時法只用于測定施工過程中循環組成部分工作時間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準備與結束即其他非循環的工作時間。根據具體測時手段不同分為選擇法和接續法,其中接續法測時比選擇法測時準確、完善,但觀察技術也較之復雜。需要的觀察次數與要求的算術平均值精確度及數列的穩定系數有關。
(2) 寫實記錄法:是一種研究各種性質的工作時間消耗的方法。按記錄時間的方法不同分為數示法、圖示法和混合法,1)數示法的特征是用數字記錄工時消耗,是三種中精確度最高的,可達5s,可以同時對兩個工人進行觀察,適用于組成部分少而且比較穩定的施工過程;2)圖示法可對3個以內的工人進行觀察;3)混合法適用于3個以上工人工作時間的集體記錄。確定延續時間必須注意:1)所測施工過程的廣泛性和經濟價值;2)已經達到的功效水平的穩定程度;3)同時測定不同類型施工過程的數目;4)被測定的工人人數;5)測定完成產品的可能次數。
(3) 工作日寫實法:工作日寫實法,是一種研究整個工作班內的各種工時消耗的方法。運用工作日寫實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取得編制定額的基礎資料。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測定3~4次;二是檢查定額的執行情況,找出缺點,改進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測定1~3次。
以上就是關于造價工程培訓網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