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經濟師課件
發布時間:2022-03-29 13:49:32助理經濟師課件,經濟師考試可以聽網課備考。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第十一章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第 11 章 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定義: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同時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那類物品。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首次提出來的。
2.純公共物品的兩大特征(2非)
【提示】公共物品具有消費上的非競爭性,若是由于個人沒有付費而阻止他的消費,則違反了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準則。
【典型例題】
【例題: 年單選題】對于一種純粹公共物品,在其總供給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增加一個人對它的消費量,則其他人可消費數量的變化情況是()。
A.相應增加
B.相應減少
C.保持不變
D.趨于平均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的兩大特征: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本題考核的是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特征(你消費別人也可以等量的消費)。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顯示
【經典例題】
【例題: 年單選題】投票規則當中,最符合社會正義原則的規則是()
A 多數決策原則
B 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C 一致同意原則
D 一個人說了算
【答案】C
【解析】自由社會要求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尊重,因而一致同意原則最符合社會正義原則。
三、公共物品的融資與生產
公共物品的供給包括兩重含義:一是公共物品的融資;二是公共物品的生產。
【經典例題】
【例題: 年單選】某村村民以種植有機蔬菜為主要經濟來源。為保證新鮮蔬菜及時運送到城區,村中兩名蔬菜種植大戶合資修建了一條連通城市道路的村級公路,并允許其他村民免費使用。根據這一事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其他村民可以免費搭車
B.允許未付費者使用,有損于社會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準則
C.村級公路修建的成本不一定非由全體村民承擔
D.允許未付費者使用,可能會導致無人愿意修建村級道路
【答案】B
【解析】允許未付費者使用,有利于社會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準則,B 項錯誤。
四、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
1、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理性的社會成員將利用其智慧,通過規則的創新,以獲取來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擔成本。
2、內容:該制度結構涉及以下四方面內容:
①公共物品供給的決策制度:何種物品應當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決策問題是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結構的核心。 現代社會中,公共物品的決策權最終應屬于每一位社會成員或經其同意的代議機構。
②公共物品供給的融資制度:由誰為公共物品付費?以何種方式付費?
③公共物品供給的生產制度:由誰負責公共物品的生產或公共服務的遞送?以何種方式生產與遞送?
④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誰將成為公共物品供給的最終受益者?受益的規模和結構狀況如何?
通過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能夠反映出一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多元的、競爭性的、有效率的、均衡發展的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結構。
【經典例題】
【例題: 年單選題】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不包括( )。
A.決策制度
B.融資制度
C.銷售制度
D.生產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核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
以上就是關于助理經濟師課件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