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經濟師培訓學校
發布時間:2022-03-28 18:40:01松江經濟師培訓學校,上班族推薦用視頻課程備考。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一章
第一章 公共財政與財政職能
考情分析
題型: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為主;
分值:4-5分左右,基本上2道單選題,1道多選題。
第一節 公共物品與公共財政理論
公共財政的理論基礎是公共物品和市場失靈理論。(掌握這句話,注意多選題)
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與私人物品相對應
純公共物品(美國薩繆爾森):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不會導致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減少。如國防,新生兒同全體國民一樣享受國防保護。
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二)受益的非排他性
(三)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四)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1.公共物品的核心特征
受益的非排他性與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2.混合物品
兼有私人物品特征和公共物品特征的物品,比如教育。
3.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區別主要是就消費該物品的不同特征來加以區別的,并不是指物品的所有制性質。
【例題1>多選題】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取得方式的競爭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提供主體的市場性
E.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正確答案』AE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例題2>多選題】公共物品的核心特征是(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E.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與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市場失靈是財政存在的前提,從而也就決定了財政的職能范圍。
市場失靈的表現(掌握)
(一)公共物品缺失
(二)外部效應(注意其概念,經常考)
外部效應:私人費用與社會費用之間或者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的非一致性,其關鍵是指某個人或經濟組織的行為活動影響了他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或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外部效應的存在,決定了帶有外部效應的物品在市場上只能是過多或者過少:負外部效應--供給過多;正外部效應--供給不足。
(三)不完全競爭
(四)收入分配不公
(五)經濟波動與失衡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分配的范圍是以市場失靈為標準,以糾正和解決市場失靈這一問題來界定的。
以上就是關于松江經濟師培訓學校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