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級經濟師考試培訓
發布時間:2022-03-28 18:06:10山西中級經濟師考試培訓,環球網校經濟師實力很強。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每天3個高頻考點十四
經濟學基礎
40、公共物品的分類
(一)公共物品的分類
可以將公共物品分為兩大類: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對市場的影響
由于公共物品不是排他的,搭便車問題阻止了私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
【注 1】
由于純公共物品存在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消費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車行為,低報或者隱瞞自己對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費者表明的需求曲線一般低于其實際水平,因此無法加總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消費者支付的數量將無法彌補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最終導致 市場產量遠遠低于最優產量。
【注 2】
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準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 配置。例如,通過收取適當水平的學費來為非義務教育提供一定的經費投入,通過適當的收費來維持 醫院系統的健康運行。
(三)公共物品政府干預
政府承擔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職責。例如政府提供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生。
41、信息不對稱對市場的影響以及政府的干預方式
(一)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
1、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的一種情況。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形式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
(1)逆向選擇是買賣雙方在不對稱信息的情況下,出現劣質的商品或服務驅逐優質商品或服務, 以致市場萎縮甚至消失。
(2)道德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市場的一方不能觀察到另一方的行動,則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對方的行動。
2、市場失靈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生產者或消費者都會出現一些盲目的行為,有的市場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
(二)政府干預
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做出了具體 的法律規定,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42、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形態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價值形態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 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態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產品形態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以上就是關于山西中級經濟師考試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比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