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造價師視頻教程
發布時間:2021-10-22 12:08:57一級造價師視頻教程,環球造價工程師網課比較專業。
如何通過一級造價師考試的?非造價專業畢業,但從事相關工作,我已經在一次性通過造價考試四門,如果你對造價考試有所了解并關注過,可以知道當年土建計量是非常難的。下面我向你分享下我是如何一次性通過這個考試的。
一、制定學習計劃
因為我大學不是這個專業,雖然從事這方面工作,但是畢竟粗糙,我是從底開始計劃考造價的,在年前我就做好了相關資料教材的搜集工作。
年后,我正式開始學習,學習計劃無非就是確定好復習的順序,我當初嚴格按照管理,計量,計價,案例這個順序來復習的,當時計劃復習三遍,思路就是計量案例難,所以穿插復習,這樣更方便我難易結合著學習,而案例是對前三門的綜合,所以我建議還是放在最后,前面三門學一遍先有基礎再說。
二、跟名師,少走彎路
網上有很多學習視頻的,機構也很多,我一直認為跟著好的老師,適合自己的老師事半功倍,所以我當初跟的管理朱俊文老師,計價李娜老師,計量李毅佳老師,案例王英,左紅軍老師。
三、不要停留紙面,要多做題
這點非常重要,造價不像一建,是個熟練工種,考試沒有廣聯達,沒有軟件,都是手算,這就要求,你必須要有速度和準確性,所以我建議歷年真題必須做三遍,動手是最根本的保證。
最后我把我幫我朋友制定的學習計劃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級造價工程師證書好考嗎?客觀原因
內容多,四本書有五斤重,加起來近兩千頁;
時間少,考證的都是上班人士,做工程的又經常要加班,每天能夠學習的時間不多;
考點細,雖然都是選擇題居多,但有些概念出的很偏僻;
實務難,一建難還是難在實務,簡答題考驗真功夫,對工地現場沒有一定經驗很難理解書上的內容,更別說通過簡答的方式答題的。而且實務的選擇題出的也很偏,有些數字類選項沒有看到過根本沒法蒙。
其他三門課可以通過歷年真題找規律,特別是經濟和管理,出題點基本固定,但實務的歷年真題沒有參考價值,每年都得重新押題。
主觀原因
一建,嚴格意義上,是文科類考試,也就是記憶類的東西多,很多需要背,不需要理解。但是遺憾的是,能參加一建考試的人,又都是理科生。
一建是四門滾動考試,管理,法規,經濟,實務,四門在2年內通過,才能拿證,你2年內過了3門,對不起,重頭再來。
工程經濟,涉及到部分理科的知識,尤其是第一部分的名義利率和有效利率以及現金價值;清單計價和定額,理工科的學習來也比較爽,但是第二部分,基本上,就是記憶了。
管理,重要的是理解,理工方面,搞定贏得值法,雙代號網絡,剩下的,還是要理解性記憶。
法規,肯定就是記憶,同時需要理解,畢竟是背景題,死背也不行。
實務,一般有400多頁,機電實務,接近500頁,網上傳言,實務教材要準備出上下冊了……技術部分,沒有人能全會的,完全記憶。你要說是理解性記憶也行,反正要記住,施工管理部分,就是問答題了,個人覺得,和管理,關聯很大,項目管理的理念,在實務中,完全得到體現,清單計價又和工程經濟,扯上關系了。實務大家認為4科中是最難的,可以這樣說,實務技術部分拿不到一半分,案例分析部分,管理方面的雙代號你畫不出,工程經濟部分的13規范算不對,實務肯定掛。
其實說了這么多,無論是客觀存在的一建難度,還是主觀意識認為的難度,不可否認的是一建四課課程是相互關聯的。
按照一建成績滾動制的管理辦法,考生每年須要報4門,這樣,融會貫通,才可能過,但是一年報4門,對于參加工作的大家來說確實有難度。但你一年報個2門或者3門,如果2年周期內,過不完4門,又得重頭再來。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考一建一考好幾年的原因,久而久之大家會覺得一級建造師真難!
如果你想考一建證書,就不能抱有僥幸以及拖沓的心理,一定一鼓作氣,爭取一次通關考試。想拿證的親們,現在就開始備考一建吧,為一次通關考試增加籌碼!
有什么值得推薦的一級造價工程師學習課程嗎?我一次性通過了注冊一級造價工程師(安裝工程)的考試。
因為我不是一級造價工程師職業的考培人員,我也沒有上完市面上所有的培訓機構的課程,所以我的推薦可能有失偏頗,僅供參考。
1、首先,有必要說明下我的基本情況。
因為專業基礎不同,學習習慣不同,告訴你我的情況,方便你去糟留精。
我是學建環的(跟安裝算是對口),上學時簡單學過定額,但考完試就還給了老師。
13年畢業后,在施工現場做暖通工程師,期間做過幾個月的結算,對造價是一知半解。
調到了科室,時間富裕且規律。
開始備考一建機電(通過了),因此管理和計量有一定的基礎。
從考完一建到造價開考,總共40天(含十一假期),工作日基本上4小時,節假日基本上11小時,總用時約250小時。
?嗦了這么多自己的事,不是為了吹噓自己,而是想讓你與我進行比照,增加或減少學習時間,提煉出自己的學習方法。
2、其次,簡單說明下我的備考流程。
(1)我的備考準備,見下表
(2)我的學習方法。
1)學習順序。
按照考試順序復習,管理→計價→計量→案例,其實先學哪科后學哪科都無所謂,只是使自己養成習慣去適合考試的順序。
2)第一輪學習方法。
總體順序:每周一科,4周學完。
每周第1步:多聽幾個老師的課程,根據老師的專業能力、講課風格、音容笑貌、口碑,選擇一個老師。每周第2步:跟隨視頻課件,5天時間學完一科。建議將視頻下載到本地,1.5倍速播放。每周第3步:周末上午,嚴格按照考試時間,進行真題(3年前或5年前的)模擬。每周第4步:自己判卷,統計分數。每周第5步:跟隨真題講解視頻,講所有選項搞明白,并選擇一個顏色的中性筆,標記在教材上。
3)第二輪學習方法。
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第一輪學習的3、4、5步進行學習。幾個注意事項:
總體按照,管理→計價→計量→案例順序備考,初期兩周一套題,后期一周一套題。
初期,將所有的選項標記在教材上,后期只將錯誤的選項標記在教材上。
時間安排上基本均等,可根據自己真題模考的結果,調整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間。
建議按照滿分*70%以上來準備,誰也不能保證真正考試時能穩定發揮。
(3)我的考后總結。
1)第一輪學習時,我選擇的講師。
我認為不重要,但還是給你列出來吧。
管理:朱俊文;
計價:柯洪;
計量:梁寶臣;
案例:王玲。(聽的比較雜,也沒系統聽完某一個講師的課程,推薦一個我聽的最多的吧)
2)因為時間原因,管理、計價、計量,我做了3年真題。案例,我作了5年真題。
3)從考試結果來看,除了案例,其他的分數都沒怎么浪費。
3、最后,正式向你推薦課程。
因為,我沒有報名參加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造價備考課程,所以就不推薦某個具體的課程了。但是呢,我也聽過不少機構的課程,我推薦下選擇機構的標準吧。
1)天天鼓吹押題的pass。
造價考試與一建不同,還沒發生過類似一建的大面積泄題事件,考察的還是學生的真才實學。
自以來,各個職業考試越來越正規化,造價考試只會越來越嚴格。那些天天鼓吹押題的機構,多半是看中了你兜里的銀子。
2)社群交流答疑體驗差的pass。
大部分考友都是孤軍奮戰,生活、工作瑣事繁多,學習自制力差。需要有個社群,進行答疑交流,抱團取暖。學習也是有氣場的,你一個人學習是一個人的氣場,一群人學習是一群人的氣場。置身于好的學習氛圍好的社群中,大家可以互相勉勵,互相督促,互相參照進度。當然社群最考驗組織者的能力。要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否則答疑誤人。要有好的運營能力,否則社群要么一片凄涼,要么吵得罵娘。
3)價格超過1000元的pass。
1000的這個界限,其實我也不很確定,可以根據自己經濟狀況調整。
我認為造價的備考,還是很考驗個人的主動性和專注性。
不需要特別關注機構的押題、師資,那些市面上幾百元的小機構、小講師,可能比大機構更關心你的通過率,對你的投入度更大。
寫到這里市面上許多機構的課程都符合考友的要求,這時推薦你多加幾個qq群,多跟群友交流。
通過造價考試,重要的不是機構有多優秀,而是考友自己有多努力。
上述內容,全部基于我備考造價時的個人理解。
從開始,造價考試改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最新的動態,我了解的不是很多。
希望讀者能辨證的看待我的推薦。
以上就是關于一級造價師視頻教程的詳細介紹,比網校將為大家分享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