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網校造價工程師
發布時間:2021-11-19 15:26:08學易網校造價工程師,選擇的時候盡量還是選一些成立時間比較久的機構。
造價工程師培訓選哪家培訓機構好?1、培訓機構非常多,不過說實話,很多人報班是為了最后的押題。不過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押題準確率不高
2、如果出現1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劃算的,因為報班費用至少都在幾千塊有些上萬,不如何自己購買培訓的視頻去學習就可以,還比較方便些。自由。
3、考試順序呢我建議,先把你認識最難的一科先考過,再考那些簡單的,很多人卡在實務,建議先從實務入手,難的科目不通過,簡單的再熟悉也沒用。要注意技巧
從事工程造價一年收入大概多少?工程造價工作細分一下的話,大概有投資估算編制,設計概算編制,招標控制價編制,投標報價編制,施工過程成本控制(報含項目決算編制)這么幾個崗位。
一、現狀
先不談收入,說說造價人員的工作現狀。身邊幾個做造價的,三十多歲發際線后移嚴重,頭發成把的掉,有的都快禿頂了。天天跟數字打交道,經常熬夜加班,每天對著電腦十幾個小時,實話說這份工作對身體有一定的傷害。不知這是體質問題還有工作節奏不規律所致。個人覺得,做造價的普遍比別的行業的人頭發掉的多,當然有些人的頭發也不怎么掉,不能一概而論。
二、投資估算從業人員
做投資估算的大部分都是政府工作人員或是政府下屬事業單位員工,這部分從業人員不用多做介紹,工資、福利待遇不錯,工作壓力也不大。
三、設計概算從業人員
從事設計概算編制的人員屬于設計院員工,年收入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福利也不錯,節假日照常休息。同學在設計院上班,有住房補貼,免費停車位,單位提供員工宿舍,節假日各種發東西,設計院食堂一日三餐十塊錢就能吃得很好,這些都極大的降低了生活成本。
四、招標控制價編制從業人員
招標控制價編制人員,一般在招標代理公司、造價咨詢公司上班。正常工資在年薪十萬左右,加上業務提成,做的好的話年收入在二、三十萬。
五、投標報價編制,施工過程成本控制從業人員
上面提到的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說的就是這些工作人員。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從事造價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在建筑公司上班,經常跑工地,大多數要長住工地,生活條件一般,工作壓力也大。
有工作經驗的年薪基本在十萬左右,沒有什么業務提成(有的企業,工程完工后會有一些利潤分成),工作外收入主要靠接私活,替別人做投標報價,一單三五千塊錢,但業務量不是很穩定,主要看個人能力。做得好的話,綜合年收入在二十萬左右。
六、崗位區別
從事造價工作的執業人員(必須有執業資格證才能從事造價工作),分為造價員和造價工程師。
1.造價員(已取消,改革后新增二級造價工程師,與造價員無太大區別)
收薪五萬左右,無其他收入。一般都是“老師”接的活安排給造價員來做,屬于那種干的多,拿得少。因為要跟著老師學技術嘛,在成為造價工程師能獨立開展工作之前工資待遇不會有太大變化。
2.造價工程師(改革后稱成為一級造價工程師)
前文所說的各類造價人員的年收入就是指造價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的收入比較穩定,編制好的造價資料造價工程師有審核權(造價員只有編制權)和簽字權,相對來說在專業領域相比造價員具有更多的話語權。
有什么值得推薦的一級造價工程師學習課程嗎?我一次性通過了注冊一級造價工程師(安裝工程)的考試。
因為我不是一級造價工程師職業的考培人員,我也沒有上完市面上所有的培訓機構的課程,所以我的推薦可能有失偏頗,僅供參考。
1、首先,有必要說明下我的基本情況。
因為專業基礎不同,學習習慣不同,告訴你我的情況,方便你去糟留精。
我是學建環的(跟安裝算是對口),上學時簡單學過定額,但考完試就還給了老師。
13年畢業后,在施工現場做暖通工程師,期間做過幾個月的結算,對造價是一知半解。
調到了科室,時間富裕且規律。
開始備考一建機電(通過了),因此管理和計量有一定的基礎。
從考完一建到造價開考,總共40天(含十一假期),工作日基本上4小時,節假日基本上11小時,總用時約250小時。
?嗦了這么多自己的事,不是為了吹噓自己,而是想讓你與我進行比照,增加或減少學習時間,提煉出自己的學習方法。
2、其次,簡單說明下我的備考流程。
(1)我的備考準備,見下表
(2)我的學習方法。
1)學習順序。
按照考試順序復習,管理→計價→計量→案例,其實先學哪科后學哪科都無所謂,只是使自己養成習慣去適合考試的順序。
2)第一輪學習方法。
總體順序:每周一科,4周學完。
每周第1步:多聽幾個老師的課程,根據老師的專業能力、講課風格、音容笑貌、口碑,選擇一個老師。每周第2步:跟隨視頻課件,5天時間學完一科。建議將視頻下載到本地,1.5倍速播放。每周第3步:周末上午,嚴格按照考試時間,進行真題(3年前或5年前的)模擬。每周第4步:自己判卷,統計分數。每周第5步:跟隨真題講解視頻,講所有選項搞明白,并選擇一個顏色的中性筆,標記在教材上。
3)第二輪學習方法。
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第一輪學習的3、4、5步進行學習。幾個注意事項:
總體按照,管理→計價→計量→案例順序備考,初期兩周一套題,后期一周一套題。
初期,將所有的選項標記在教材上,后期只將錯誤的選項標記在教材上。
時間安排上基本均等,可根據自己真題模考的結果,調整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間。
建議按照滿分*70%以上來準備,誰也不能保證真正考試時能穩定發揮。
(3)我的考后總結。
1)第一輪學習時,我選擇的講師。
我認為不重要,但還是給你列出來吧。
管理:朱俊文;
計價:柯洪;
計量:梁寶臣;
案例:王玲。(聽的比較雜,也沒系統聽完某一個講師的課程,推薦一個我聽的最多的吧)
2)因為時間原因,管理、計價、計量,我做了3年真題。案例,我作了5年真題。
3)從考試結果來看,除了案例,其他的分數都沒怎么浪費。
3、最后,正式向你推薦課程。
因為,我沒有報名參加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造價備考課程,所以就不推薦某個具體的課程了。但是呢,我也聽過不少機構的課程,我推薦下選擇機構的標準吧。
1)天天鼓吹押題的pass。
造價考試與一建不同,還沒發生過類似一建的大面積泄題事件,考察的還是學生的真才實學。
自以來,各個職業考試越來越正規化,造價考試只會越來越嚴格。那些天天鼓吹押題的機構,多半是看中了你兜里的銀子。
2)社群交流答疑體驗差的pass。
大部分考友都是孤軍奮戰,生活、工作瑣事繁多,學習自制力差。需要有個社群,進行答疑交流,抱團取暖。學習也是有氣場的,你一個人學習是一個人的氣場,一群人學習是一群人的氣場。置身于好的學習氛圍好的社群中,大家可以互相勉勵,互相督促,互相參照進度。當然社群最考驗組織者的能力。要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否則答疑誤人。要有好的運營能力,否則社群要么一片凄涼,要么吵得罵娘。
3)價格超過1000元的pass。
1000的這個界限,其實我也不很確定,可以根據自己經濟狀況調整。
我認為造價的備考,還是很考驗個人的主動性和專注性。
不需要特別關注機構的押題、師資,那些市面上幾百元的小機構、小講師,可能比大機構更關心你的通過率,對你的投入度更大。
寫到這里市面上許多機構的課程都符合考友的要求,這時推薦你多加幾個qq群,多跟群友交流。
通過造價考試,重要的不是機構有多優秀,而是考友自己有多努力。
上述內容,全部基于我備考造價時的個人理解。
從開始,造價考試改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最新的動態,我了解的不是很多。
希望讀者能辨證的看待我的推薦。
以上就是關于學易網校造價工程師的詳細介紹,比網校將為大家分享更多與造價工程師培訓有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